現在登錄網址:林老師太極簡歷  --  「  不謀期前  不慮其後  不念當今  」
壺中天地乾坤外 出頭天外看 誰是我般人


“黑松沙士”外傳
老師常說:我的學生都是學士、碩士、博士,而我是“黑松沙士”。或許誠如老師所言“什麼都不士”,但在學生心目中是永遠的大師,看到早期的資歷,便知早獲各界所肯定,或許只能用“博士後博士”來稱呼學生心目中永遠的老師。
山藏異寶山含秀  沙有黃金沙放光
老師風采



盡性立命
老師早期致力於推廣太極拳運動,並於各大公營單位任教,近期則研修佛法,融入太級,使其達於唐朝李道子所授太極拳真義“授秘歌”的最高境界---盡性立命



太極拳真義唐朝李道子所授 “授秘歌”
無形物象,全身透空。應物自然,西山懸磬。
                                                                               虎吼猿鳴,泉清水淨。翻江播海,盡性立命。


太極拳授秘歌與內家拳修煉境界談
由唐代李道子所傳的太極拳授秘歌為:“無形無象,全身透空;應物自然,西山懸磬;虎吼猿鳴,泉清河靜;翻江播海,盡性立命”,簡稱“八四秘訣”,它一經傳出就被太極拳界視為珍寶。筆者認為授秘歌與“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四句一樣,都是指的內功修煉的層次、境界。不同的是“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四句話指出了我們修煉中的四個階次、指導原則;而授秘歌則是在總原則指導下,把我們內功修煉中出現的各種表像、達到的境界給予了形象化的表述,使我們的修為更加具體化、形象化。因此,兩者對我們修煉內家拳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由於授秘歌不同於其他太極拳拳譜那樣對我們盤架、推手給予具體指導,而是從宏觀上,高層次上對我們練拳修為進行了概括,相對比較抽象,因此,各武術家對授秘歌都從不同角度對它進行瞭解釋,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人習練太極拳、八卦掌有年,對內家拳有了些微的感悟,現對太極拳授秘歌與內家拳修煉談點自己認識。

  無形無象
  無形無象一是指:練拳時一定要身心放鬆,不要主觀上一味追求動作、姿勢等所謂功夫。人常說,功到自然成,一味死追容易著相,出現偏差;二是指:我們練拳到一定時候、火候,能達到身心合一、物我兩忘、“大道無形”的境界,它與全身透空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兩種表現形式。

  全身透空
  全身透空一是指:練功盤拳到一定階段出現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境界,所謂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身體飄飄然,沒有重量感,似乎不存在,無形無象,全身透空。練氣功,特別是養氣功,最容易達到這樣的一種景像。二方面的意思是說,太極拳畢竟是武術,講究內功、內勁的修煉,它通過長時間的盤架、對太極拳文化拳理的追求和對武藝的浸淫,並伴隨著內勁達到的一種高層次的境界。比如,太極拳講鬆散通空,就是通過放鬆的習練逐步培養起內氣、內功,而這種內氣、內勁不能老在自己身上存留,還要散出體外,使全身氣血、經脈通透,進而達到全身透空的境界,這樣才能把內勁揮灑自由地作用在他人身上。從修煉的角度講,是一步步走向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層次。它的空不是頑空,絕對的沒有,而是伴隨著一種巨大能量的通透現象。比如,打坐中出現的自發功、大師級拳師內力發人的種種神秘現象等。全身透空的表像為全身沒有邊際感,太極拳講身體像倒扣一口大鐘,內氣向外彌散,八卦掌轉圈到一定程度,身體空空蕩蕩,瀟瀟灑灑,內氣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應物自然
  應物自然。應,應接的意思。應物自然指的是對於外來的事物,要順其自然,達到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練太極拳,一是練拳要隨心所欲,自然而然,功到自然成;二是與人推手、要舍己從人、粘連黏隨、不丟不頂,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以柔克剛、後發先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取法自然。

  西山懸磬
  西山懸磬一說,同意王培生先生解釋,西山指的是前胸,即西方庚辛金。懸磬好似空懸,即胸部老得讓它空著,要虛其心。虛心虛到什麼程度呢?象廟裡的磬,一碰就響。太極拳身法中就要求含胸,即空胸實腹,上虛下實。這磬亦如磬盡,乾乾淨淨,胸部沒有一點緊張度,特別的舒服,胸部老讓它舒暢,特別的空。

  另外,我感覺此句還包含有靜極生動、空穀傳音的意思。練太極拳講究鬆和靜,只有鬆才能達到極柔軟,然後極堅硬,而靜可以鎖住心猿意馬,掃除各種私心雜念,使心靈逐漸淨化,心神越來越明亮。鬆的極點就是靜,靜到極點就會生出動,使人處於亦真亦幻,非常美妙的狀態。唐朝詩人賈島的“僧敲月下門”詩句,在寂靜的樹林、皎潔的月光下,一個“敲”字是那麼警醒動人。而西山懸磬呢?一座西山巍峨聳立,四周是連綿起伏的山巒和茂密的樹林,一切是那麼靜謐自然。忽然,一種清新優雅的石磬聲從山頂千年古刹傳出,在山谷回蕩,仿佛天籟之音從天而降,顯得是那麼的清純、悠揚、大氣。此情此景修行人那種玄妙的感覺與自然溶為一體,大隱隱於市。人們的修為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就是在喧囂的城市裡也一樣會修成正果。

  虎吼猿鳴
  虎吼猿鳴指的是,練功到一定時候後催力發聲的景象。虎吼是喉頭發出聲音,猿鳴則是鼻子醒音。我的師父駱巨方講,師爺安聲遠曾經說過,功夫練到一定程度會發出虎吼猿鳴等各種動物聲音,而且可以帶出形來——與動物相似的形態。本人親自所見我老師駱巨方演示混元功發力,手中模擬二十八種運球發力,高潮時出現全身收緊四肢伸長發出虎吼猿鳴的聲音,使人感到一種震撼,沒有多年的修為是做不到的。
  由於心肝脾肺腎屬於五臟,與六腑對應屬於陰經,六腑屬於陽經,又由於五臟配以五行,他們之間有相生相剋關係,而我們修行練功講的是抽坎填離,水火既濟,心腎交接,從後天坎離反到先天乾坤,所以人們把此句解釋為鍛煉陰經。但由於五臟六腑之間互為陰陽,十二經絡之間有互為表裡,屬絡關係,我們鍛煉五臟同時也對六腑全身加強了鍛煉。

  泉清河靜
  泉清河靜這裡指的是動極生靜和功夫純淨。前一句虎吼猿鳴是大動,泉清河靜這裡是大靜,前後呼應。動靜結合的結果是功夫越來越純淨。
  禪宗五祖弘忍為了尋找繼承人,讓他的弟子每人作一首偈子(有禪意的詩),大弟子神秀的偈子為:“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不識字的六祖慧能求別人抄了這樣的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兩者相比,神秀偈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強調修行的作用。而六祖慧能的偈子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所以五祖弘忍把衣缽傳給了慧能。禪宗講頓悟,很多人經常嘲笑神秀沒有修行到家,其實能做到他這一步也要有相當的功底。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與道書中“掃除心界不遺塵”意思相同。收心、止念、入境、聚性、凝神等等是道家修行的必要環節,先煉精化氣,再練氣化神,舍去各種物語雜念,使心靈像明鏡一樣明亮純淨,而後才有煉神還虛、煉虛合道。
  對於泉清河靜還有水源清濁問題,道家認為,水指腎水,即腎精。源,即生精來源之所。濁水源,是以後天識神用事,腎水不清,不產黃芽,稱為陰精,采之只能成為幻丹。清水源,是以先天元神為之,不識不知,無念無慮之時,靜極生動,稱為陽精,采之可以作為藥物,而成大丹。後天識神就是我們後天形成的認識、私欲雜念,也可稱為思慮之神。修道很重要的是掃去識神,回到先天元神。所以道德經有:“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至此我們對於前人解釋此句“心死神活”就不難理解。

  翻江攪海
  翻江攪海,一指練功到一定程度內機發動,沖關的情景。通過打坐練功到一定火候,內氣從尾閭,通過夾脊、玉枕直上泥丸,就像翻江攪海伴隨著一種強大的氣機,而後通過任脈降至丹田,從而打通任督二脈,形成周天運轉。
  二指太極拳和其他內家拳練到一定程度身體像水或者水銀一樣到處流淌。說水是因為它極柔軟,說水銀是因為它比重沉。拳譜有:“長拳者,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也。”對此我們往往從外形上理解:太極拳練到一定程度外形上會越來越柔軟,走架行云流水,即或快慢結合,演練起來有張有弛。我認為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內功到了一定程度,身體裡面會有內氣隨著我們外形動作隨意鼓蕩,“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所以有人把自己所練太極拳叫作“水性太極拳。”李仲軒在《失去的武林》裡曾說,薛顛把內在功夫比為“身體流血”,而他的理解為全身流水。我的感覺到了一定程度身體裡面就像盛滿水的水袋子,隨著動作隨意流淌。比如,我們手指的微微一個蛹動,眼球輕輕一個轉動,身體裡面就會跟著鼓蕩、湧動;再比如,我們做一個八卦掌的行步撩衣動作,身體裡面就會像水銀一樣順著胳膊流向手指並流向體外很遠很遠。太極拳大師汪永泉講的鬆散通空,指我們身體裡有了內勁,要散出去,並通過疏通筋脈、穴道通出體外,最後達到全身透空的境界。所以,我們這裡解釋鼓蕩之氣與前面的全身透空並不矛盾。

  盡性立命
  盡性立命。道家認為,性命二字的含義甚廣,凡是屬於精神生命方面的,均稱為性,凡屬於肉體方面的,都屬於命。比如,理、心、神、意、念、德、等屬於性;法、息、炁、精、形、功等屬於命。道家修煉學的終極目的是長生不死,即,肉體長生須以精神不死為究竟,精神不死須以肉體長生為基址。所以,道家主張性命雙修,其含義:一指性與命不可分離,分之即死,一指性與命二者不可偏廢。

  道諺云:“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炁神,會用三寶天地通。”人之三寶又分先天三寶和後天三寶,先天三寶即先天先天真一之精,先天真一之炁和先天真一之神,又稱為元精、元炁、元神;後天三寶即呼吸氣、思慮神(識神)和交感精。修煉所有為先天三寶,常人所有為後天三寶。後天三寶,乃由先天三寶變化而來,故此修煉之時,須將後天返先天,後天三寶轉化為先天三寶,所以才有“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修煉階次。在整個修煉過程中,“致虛極,守靜篤”至為重要。致虛極:達到空虛無物的極點。致,同“至”。守靜篤:外無所見,內無所思,凝神內守,是謂守靜。篤,堅定不移。太極拳走架做到排除各種幹擾,掃除心中雜念,思想高度入靜,心無旁騖,日久天長,就能達到通透、虛空的境界,從而使得我們慧根得到開發,身體得到強健,使性命雙修躍上高的層次。

  通過我們以上的解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啟示:
  一、太極拳習練實際上是一種修真,追求的是一種境界。
  道內人認為,太極拳習練是道家修行中的外功,是道人們打坐修修煉的一種輔助功法,因此,它的內在要求、基本法則和進階應該是“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而授秘歌揭示的一些現象,只有在“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原則解釋下我們才能理解和把握。“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具體意義是什麼呢?根據道書解釋:
  “煉精化炁”(炁與氣不同,炁指的是先天元炁,氣講的是後天呼吸之氣),是將自身陽精化為陽炁,通過周天火候運行任督二脈,采入丹田,使得神炁合一,又稱“小周天”。此功夫對中老年說,補足後天虧損,達到返老還童,恢復青春的目的。煉精化炁之“精”,並非指精液之“精”,而是先天真一之精。
  “煉炁化神”,是在返還童體之後,周身關竅進一步打開,經脈俱通,又稱“大周天”。此時人身之炁進一步與天地之炁相合,天人感應,而後採取太虛中先天之一炁,配合自己元神而修煉之。使得神炁摶接,接胎于中下二田之間,和合凝聚,結為大丹。丹書云:“金丹一粒吞入腹,始知我命在我不在天。”此時內丹成就,可證肉體長生,性命合一,進入混沌,如同胞胎嬰兒,稱為返童還嬰。煉炁化神之“炁”,乃為先天之“炁”。
  “煉神還虛”經過煉精化炁階段之後,即由肉體修煉轉入精神修煉,進一步涵養本命元神,使其歸於虛無,又謂“真空練形”。此時回到如同胎兒在母親腹中的混沌狀態,是為返嬰還虛。此步功夫,已是元神出竅,謂之“出神”。這裡的“神”乃為不神之神。
  “煉虛合道”,又稱“粉碎虛空”。進一步將先天虛無之元神,合於遍佈萬化,無所不在之大道,出現“百千億化身”,即《莊子》所云:“上與宇宙同體”。此時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打破有形有象之胎元生命,回到父母未生前,“五行不到處”的超越境地,可謂返虛合道,功成道備。
  煉虛合道,是還“虛”之功。又曰“合道”,此時已經無所謂“煉”了。生道合一,是為合道。既以合道,名為得道。
  以上是道家修真的基本階次,在實際修煉中還有許多的功法相配,形成道家修真學,裡面很多理論功法,比較高深、晦澀,很多人窮其一生修行不能達到。理論儘管高深但是它符合老子大道思想。太極拳是一種修真,習練太極拳過程就是“證道成真”,這些我們通過授秘歌可以感到。比如,裡面的通透空虛、動靜結合、性命雙修等都與“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原則相吻合,也可以說是對它的詮釋。反之,如果我們的太極拳習練要達到很高層次,必須以其理論為指導。

  二、性命雙修是習練太極拳的重要原則
  在授秘歌中有“泉清河靜”一句,“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中兩次提到神——“練氣化神、煉神還虛”,可見神對於我們修煉的重要。性命雙修,在增長勁力,強健體魄的同時,注重精神的修為——掃去後天識神回歸到先天元神,再由先天元神還回虛空,合于大道,使有限的生命融入無限的宇宙運化中去,去體會生命的常在和永恆。要性命雙修,我們首要的是修德以恢復我們先天本性。要提倡胸懷坦蕩、扶危濟困、清心寡欲、恬淡無為的道德觀念,反對目空一切,恃強淩弱,利慾薰心、相互詆毀的舊習氣、舊觀念。其次,注重神意氣的修煉。道訣有:“掃萬象,求心安,合天地,得自然。”排除各種幹擾,去除各種雜念,“至虛極,守靜篤”,以神領意,以意馭氣,使得身心都得到鍛煉。為此,要注意克服兩種傾向:1、單純追求拳架的形式美,忽視內功的修煉;此種練法容易導致糖太極拳舞蹈化,體操花,簡單健身可以,但終難步入太極拳高雅之堂;2、一味追求技擊、發力的功利性,忽視神意高層次修煉,導致身體損害,過早離開人世。真正的武術家應該是長壽與武藝兼而有之。
  為便於大家學習理解,特附錄前人注釋:
  無形無象,忘記有己。全身透空,內外合一。
  應物自然,隨心所欲。西山懸磬,海闊天空。
  虎吼猿鳴,鍛煉陰精。泉清河靜,心死神活。
  翻江攪海,元氣流動。盡性立命,神定氣足。
選自: http://www.tuwenba.com/content/MDY4MjI1M2Dgy.html